房企又抢地!二线城市仍是主战场 - 星空电竞集团



    星空电竞




      房企又抢地!二线城市仍是主战场

      发布日期:2019-05-06 浏览次数:1650

           进入4月 ,房地产企业的拿地积极性普遍提升 ,机构数据显示 ,4月融创 、碧桂园 、新城等8家房企拿地金额超过100亿元,而拿地超过50亿元的房企达到18家。在回归二线城市的战略驱使下,房企在这类城市中的拿地热情持续攀升、竞争愈发激烈 ,也带动土地溢价率上升。不过 ,业内人士分析,当前住建部对房价、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预警提示 ,土地市场量价难以持续齐升。

        规模房企再抢地

        4月29日,经过40轮竞拍,苏州工业园区湖东板块一宗宅地最终被中海地产以35.63亿元的总地价收入囊中,溢价率约37.67%,折合楼面价30287元/平方米 ,创下园区规划建设以来的土拍新记录。

        数天前的4月24日,苏州土拍一日吸金135.7亿元,吴中区太湖新城板块和尹山湖板块均产生了新地王。与此同时,苏州新房 、二手房市场交易也有上扬趋势,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,3月苏州二手住宅成交5903套,环比上升36% 。

        该中心指出 ,4月份土地市场迎来了一波成交小高峰,在供应量回升的带动下,300城经营性用地月度成交持续攀升 。在二线城市优质土地大规模集中成交的带动下,成交价格也随之上涨,并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点,溢价率更是自2019年开年以来一直保持上涨趋势 ,同比上升9.5个百分点。

        规模房企拿地更加积极。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,仅4月 ,就有融创 、碧桂园、新城、中海 、华润 、绿城、荣盛、金地等8家企业拿地金额超过100亿元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,单月拿地金额超50亿元的房企多达18家,刷新了最近一年多来土地市场的月度记录 。

        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 ,这一轮土地市场行情从今年3 、4月份开始启动 ,一方面是房企不想踏空此轮拿地“窗口期”,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年的业绩增长夯实基础。典型的如中海、绿城等企业 ,4月拿地金额均较前三月平均值提升300%以上,单月拿地金额几乎是前三月的一半以上 。

        房企之所以敢拿地,除了部分城市市场交易有所好转外,企业融资难度下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称,4月以来,房企继续密集融资,融资总量已经接近2600亿元 ,这有望成为最近一年多的最高值。房企融资完成度较好 ,使得企业拿地动作频频。

        张大伟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说:“整体看,房企的资金链分化严重 ,大部分企业依然处于降杠杆阶段,特别是2016年左右购入大量地王的企业,最近拿地非常少 。中型房企成为抢地主力 ,房地产市场拿地看融资,融资难时土地流标多 ,最近很多城市出现之前流标的土地又成交的现象,这表明,融资难度缓解带动市场活跃度提升 。”

        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火热

        苏州近期热闹的土拍市场,代表了热点二线城市的状况。多个机构的数据显示,4月份热点二线城市土地拍卖行情回温明显 。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 ,杭州土地市场4月涨幅明显,单月成交379亿元 ,1~4月累计成交总850亿元 ,高居榜首 ;西安土地市场趋于火热,规划建筑面积成交1700万平方米,位居首位 。

        易居研究院近日发布的《2019年4月40城土地市场报告》称 ,4月,二线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环比大幅增长70.8%,同比增长35.4%;6个月移动平均成交价环比上涨14.1%,涨幅扩大明显,同比上涨9.4%,结束了连续14个月的同比下跌趋势 。

        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认为,3、4月份,二线城市地价环比上涨较大,厦门 、南京、杭州 、成都、武汉和重庆等前期热点二线城市地价反弹较为明显 。一方面是因为房企资金面较为宽松,另一方面是开发商拿地预期的转变 ,即规避三四线城市,向一二线城市转移,同时一线城市供地量又比较少,热点二线城市成为首选的拿地对象。

        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,今年1~4月百强房企二线新增土储建面占比达49%,较1~3月上升3个百分点 。三四线城市占比下滑明显,1~4月百强房企新增土储建面占比为45%,较去年全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。

        不过,王若辰指出 ,二线城市4月份土地市场量价齐升 ,主要由于房企资金面好转及拿地预期改变,但当前部分热点城市市场过热、预期不稳等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 ,“房住不炒”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被提及 ,该类城市可能将继续出台调控政策。因此,热点二线城市量价难以持续齐升,预计2019年将保持稳定 。三线城市在2018年9月后重新开启量价震荡齐跌模式,随着棚改政策变化和购买力的透支,预计大多数缺乏良好基本面配合的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,将在2019年降温。

        张大伟认为,房企的抢地行为 ,会使得苏州、武汉等典型城市成为房价最有可能出现明显波动的区域,而调控是否会加码,是对地方政府的考验。克而瑞研究中心称,本轮土地市场的上涨势态不会维持太久,企业投资布局仍然需要保持谨慎,尤其对于地价屡创新高的城市和区域 ,盲目追高并不可取。

           进入4月,房地产企业的拿地积极性普遍提升,机构数据显示,4月融创、碧桂园、新城等8家房企拿地金额超过100亿元,而拿地超过50亿元的房企达到18家 。在回归二线城市的战略驱使下 ,房企在这类城市中的拿地热情持续攀升、竞争愈发激烈 ,也带动土地溢价率上升。不过,业内人士分析,当前住建部对房价、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预警提示 ,土地市场量价难以持续齐升。

        规模房企再抢地

        4月29日,经过40轮竞拍 ,苏州工业园区湖东板块一宗宅地最终被中海地产以35.63亿元的总地价收入囊中,溢价率约37.67%,折合楼面价30287元/平方米 ,创下园区规划建设以来的土拍新记录 。

        数天前的4月24日,苏州土拍一日吸金135.7亿元,吴中区太湖新城板块和尹山湖板块均产生了新地王。与此同时,苏州新房、二手房市场交易也有上扬趋势,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,3月苏州二手住宅成交5903套 ,环比上升36%。

        该中心指出,4月份土地市场迎来了一波成交小高峰,在供应量回升的带动下,300城经营性用地月度成交持续攀升 。在二线城市优质土地大规模集中成交的带动下,成交价格也随之上涨,并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点 ,溢价率更是自2019年开年以来一直保持上涨趋势 ,同比上升9.5个百分点。

        规模房企拿地更加积极 。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,仅4月,就有融创、碧桂园 、新城 、中海、华润、绿城、荣盛 、金地等8家企业拿地金额超过100亿元 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,单月拿地金额超50亿元的房企多达18家,刷新了最近一年多来土地市场的月度记录。

        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,这一轮土地市场行情从今年3 、4月份开始启动,一方面是房企不想踏空此轮拿地“窗口期”,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年的业绩增长夯实基础 。典型的如中海、绿城等企业,4月拿地金额均较前三月平均值提升300%以上,单月拿地金额几乎是前三月的一半以上。

        房企之所以敢拿地,除了部分城市市场交易有所好转外 ,企业融资难度下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称,4月以来,房企继续密集融资 ,融资总量已经接近2600亿元 ,这有望成为最近一年多的最高值 。房企融资完成度较好,使得企业拿地动作频频 。

        张大伟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说:“整体看 ,房企的资金链分化严重,大部分企业依然处于降杠杆阶段,特别是2016年左右购入大量地王的企业,最近拿地非常少 。中型房企成为抢地主力 ,房地产市场拿地看融资 ,融资难时土地流标多 ,最近很多城市出现之前流标的土地又成交的现象,这表明,融资难度缓解带动市场活跃度提升 。”

        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火热

        苏州近期热闹的土拍市场,代表了热点二线城市的状况。多个机构的数据显示 ,4月份热点二线城市土地拍卖行情回温明显。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,杭州土地市场4月涨幅明显 ,单月成交379亿元,1~4月累计成交总850亿元,高居榜首;西安土地市场趋于火热 ,规划建筑面积成交1700万平方米 ,位居首位 。

        易居研究院近日发布的《2019年4月40城土地市场报告》称,4月 ,二线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环比大幅增长70.8%,同比增长35.4%;6个月移动平均成交价环比上涨14.1% ,涨幅扩大明显,同比上涨9.4% ,结束了连续14个月的同比下跌趋势。

        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认为 ,3 、4月份,二线城市地价环比上涨较大,厦门 、南京 、杭州 、成都、武汉和重庆等前期热点二线城市地价反弹较为明显。一方面是因为房企资金面较为宽松,另一方面是开发商拿地预期的转变,即规避三四线城市,向一二线城市转移,同时一线城市供地量又比较少 ,热点二线城市成为首选的拿地对象 。

        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,今年1~4月百强房企二线新增土储建面占比达49% ,较1~3月上升3个百分点。三四线城市占比下滑明显,1~4月百强房企新增土储建面占比为45%,较去年全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 。

        不过 ,王若辰指出,二线城市4月份土地市场量价齐升 ,主要由于房企资金面好转及拿地预期改变 ,但当前部分热点城市市场过热、预期不稳等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,“房住不炒”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被提及,该类城市可能将继续出台调控政策 。因此,热点二线城市量价难以持续齐升,预计2019年将保持稳定。三线城市在2018年9月后重新开启量价震荡齐跌模式,随着棚改政策变化和购买力的透支,预计大多数缺乏良好基本面配合的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,将在2019年降温。

        张大伟认为,房企的抢地行为 ,会使得苏州、武汉等典型城市成为房价最有可能出现明显波动的区域 ,而调控是否会加码,是对地方政府的考验。克而瑞研究中心称,本轮土地市场的上涨势态不会维持太久,企业投资布局仍然需要保持谨慎,尤其对于地价屡创新高的城市和区域,盲目追高并不可取 。




        XML地图